《黑神话:钟馗》预告片正式亮相
2024年8月20日,首款国产3A大作《黑神话:悟空》正式推出,迅速席卷全球。2025年8月20日,整整一年后,该系列第二部作品《黑神话:钟馗》的首支CG先导预告片正式亮相。
消息一经发布,相关话题立刻登上热搜榜首。在众多网友的反应中,有一幕格外引人注意:预告片的弹幕上密密麻麻飘满了“啊?”,足见大家的惊讶之情。
为什么会是钟馗?
是啊,为什么会选择钟馗?
依照商业常规,《黑神话:悟空》如此成功,延续这一IP显然是最保险的选择。顺势推出DLC(即可下载扩展内容,例如新增地图、角色、剧情拓展等),或是继续深耕西游题材,显然是更快捷、更稳妥的路径。
而钟馗,并非中国神话世界中的“顶流”人物,与哪吒、杨戬、姜子牙等热门IP相比也略显低调。不仅很多外国玩家对他不熟悉,就连部分国内玩家,对他的了解也有限。比如,很多人知道他是捉鬼判官,但他的形象、兵器、传说,远不如齐天大圣那样家喻户晓。选择钟馗作为第二部的“主角”,无疑是一场充满勇气的冒险。
但转念一想,为什么不能是钟馗?
从创作层面看——正如游戏科学创始人冯骥所说:“我们更希望先打造一部黑神话新作——新的英雄,新的玩法,新的视觉,新的技术,新的故事。放开手脚,大胆尝试,不拘一格,从零开始。”
钟馗既能斩妖除魔,又可号令百鬼,是游走于阴阳两界的“伏魔大师”,非常贴合“黑神话”的整体风格。并且,这一IP尚未被过度开发,意味着更广阔的叙事潜力与创作空间,具备极高的可能性和可塑性。
《黑神话:钟馗》
从商业层面看——没有推出DLC,没有迎合开发哪吒等高人气角色的呼声,放着容易赚的钱不赚,反而选择挑战一个全新的题材,这是将“如何创作”置于“怎样盈利”之前,将理想置于短期利益之上。这样的态度,值得肯定。
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——必须承认,借助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成功,人们对这个系列的全球影响力抱有很高期待。而文化产品的国际传播并非易事。
有学者曾提出“文化折扣”理论,即他国观众因文化差异——风格、价值观、信仰、历史、神话等——难以完全理解并认同某一国家的文化产品,导致接受程度“大打折扣”。选择钟馗,对西方玩家来说,意味着更高的认知门槛和更明显的文化距离。但中国故事的全球传播,本来就不能依靠讨好或迎合。不选用自带流量的超级IP,未尝不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。
更何况,电子游戏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高度互动性,这赋予了游戏强烈的代入感和沉浸式的叙事能力。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成功,正是因为它以世界共通的视听语言,将中国神话的无形魅力转化为可感知、可互动、可体验的内容。
如今,不少外国网友已经开始搜索“Who is Zhong Kui”。“安徽灵璧藏不住了”,《黑神话:钟馗》已经为“钟馗故里”——灵璧带来了第一波关注。这座古意盎然的皖北小城,不仅承载着千年的钟馗文化,还拥有“天下第一石”灵璧石。随着钟馗骑虎的威武形象不断刷屏,灵璧有望成为下一个热门旅行地。这无不反映出市场对作品的强烈期待。
文化是刻在一个民族身上的印记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始终敞开,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资源。只要敢于突破、不拘旧规,以合适的方式加以挖掘和表现,就一定能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,让古老神话与现代心灵深度共鸣,也必将在世界舞台上彰显中国的独特魅力与风采。
“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个世界?”